新能源电池组防火密胺泡绵安装方案

日期:
2025-04-27

浏览次数:

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、储能系统等领域的核心部件,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。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一旦热量失控,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。因此,如何有效控制电池组的热量,防止火灾发生,成为新能源技术发展中的重要课题。在此背景下,新能源电池组防火密胺泡绵安装方案逐渐成为优选方案。

新能源电池组防火密胺泡绵安装方案.jpg

一、新能源电池组的热管理需求

新能源电池组的热管理不仅关系到电池的性能,还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,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散发,电池温度会迅速升高,可能导致电池过热、短路甚至起火。因此,电池组的散热和防火设计至关重要。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安装方案,能够有效降低电池组的热量积累,避免火灾隐患。

二、密胺泡绵的防火优势

密胺泡绵是一种以密胺树脂为基材的发泡材料,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和隔热性能。其闭孔结构能够有效阻隔热量的传递,同时防止火焰的蔓延。密胺泡绵的耐高温性能也非常突出,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,不会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形变。此外,密胺泡绵的重量轻、安装简便,非常适合用于电池组的防火设计。

三、密胺泡绵的安装方案

在新能源电池组中,密胺泡绵的安装方案需要根据电池组的结构和散热需求进行定制。通常,密胺泡绵可以作为隔热层安装在电池模块之间,避免热量在模块之间的传递。同时,密胺泡绵还可以包裹在电池组外层,形成一道防火屏障,防止火焰蔓延到其他部件。在实际应用中,峰特(浙江)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密胺泡绵材料,不仅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,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,满足不同电池组的安装要求。

四、安装方案的技术要点

尺寸定制:密胺泡绵的安装需要精确匹配电池组的尺寸。通过专业的定制服务,能够确保密胺泡绵与电池组完全贴合,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缝隙,导致热量或火焰泄露。

防火层设计:在电池组的关键部位,如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处,可以增加密胺泡绵的厚度,形成更强的防火屏障,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。

固定方式:密胺泡绵的固定方式需要兼顾牢固性和散热需求。通常可以采用卡扣或胶粘的方式,确保材料在长时间使用中不会松动或脱落。

五、密胺泡绵在行业中的应用

密胺泡绵在新能源电池组的防火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无论是电动汽车、储能电站,还是其他新能源设备,电池组的安全性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。通过使用密胺泡绵,企业能够有效降低电池组的热量积累,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,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。

新能源电池组的防火设计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,而密胺泡绵作为一种高效的防火材料,能够为电池组提供可靠的防护。通过合理的新能源电池组防火密胺泡绵安装方案,能够有效控制电池组的温度,防止热量失控,降低火灾风险。总之,密胺泡绵不仅为新能源电池组提供了高效的防火解决方案,更体现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与担当。‍

产品性能特点

吸音性
吸音性

99%开孔率

综合消音系数

(NRC)0.95

超轻性能
超轻性能

低密度

5-16kg/m³

隔热性
隔热性

导热系数

0.034W/(m.K)


清洁性能
清洁性能

内部结构坚硬

清洁效果出众

阻燃性
阻燃性

B1级阻燃,

UL94V0

DIN5510

CCAR25.856(a)

耐高温性
耐高温性

工作温度

-200°C~240°C

耐腐蚀性
耐腐蚀性

耐强酸强碱

物理性能参数

试验项目

测试数据

FT5

FT8

FT16

密度

永久压缩形变

断裂伸长率

拉伸强度

压缩应力(25°C)

导热系数(10°C)

撕裂强度

低温脆化

硬度

Kg/m³

%

%

KPa

Kpa

w/(m-k)

N/m

/

Shore00

GB/T6343

ASTM D1056 C

IS0 1798

IS0 1798

ASTM D 3574 TestC

GB/T10295

GB/T 10808

/

GB/T 531.1-2008

●  5±1

  max≤25

  min≥10

  min≥90

  5≤μ±30≤30

  max≤0.036

  min≥30

  不断裂

  5-20

●  8.5±1.5

  max≤25

  min≥15

  min≥130

  8≤μ+30≤30

  max≤0.034

  min≥35

  不断裂

●  20-40

● 16±4

● max≤25

● min≥15

● min≥150

● 20≤μ±30≤70

● max≤0.033

● min≥35

● 不断裂

● 30-50

推荐新闻